你相信中華文明西來說嗎?
30 Sep 2018什麼是文明?什麼是文化?文明與文化是個什麼關係?
文化是指人類實踐活動所創造的一切物質、精神成果。這其中包括了積極的,中性的和消極的成果。文化是一個更廣闊的、更寬泛的概念。
文明是指經歷歷史的沉澱,人類文化所積累的精神與物質的總和,而這一總和具有上升性,是一種進步,它是社會進步與人類開化的標誌,與蒙昧和野蠻區別,並且還含有價值判斷的意義。
人類文明簡表
- 蘇美爾文明(兩河文明)- Sumerian Civilization:5000-2000 BCE
- 古埃及文明(尼羅河文明)- Ancient Egypt:4000 -343 BCE
- 克里特(愛琴海)文明 - Minoan civilization:2700 - 1600 BCE
- 哈拉帕文明(印度河文明)- Harappan (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2600 -1500 BCE
- 華夏文明- (Chinese Civilization): 1700 BCE - Now
- 印度文明 - Vedic till now:1500 BCE - Now
- 奧爾梅克文明 - Olmec:1200 - 400 BCE
- 古希臘文明 - Ancient Greece:1200 – 146 BCE
- 古羅馬文明 - Ancient Rome:753 BCE - 476 CE
- 波斯文明 - Persian Civilization:500 BCE - Now
- 瑪雅文明 - Maya Civilization:200 BCE - 1500 CE
- 拜占庭文明 - Byzantine Empire:330 -1543 CE
- 日本文明 - Japanese Civilization:248 CE - Now
- 阿拉伯文明 - Arab Civilization:600 CE - Now
- 俄羅斯文明 - Russian Civilization:862 CE - Now
-
西方現代文明 - 1500 CE - Now
注:1.因“夏朝”無有力的考古證據支撐,中華文明從殷商算起;2.文明有所謂第一代、第二代及第三代之分,上表只按大致的時間順序羅列了已知的人類文明,並未對其進行更複雜的分類。
撇開美洲大陸的奧爾梅克與瑪雅文明不說,單就歐亞非大陸的各個文明,除開“華夏文明”,所有其他的文明都承認或被確認其文化發端於蘇美爾、埃及文明,或者至少深受其影響。
而堅持“華夏文明”獨立起源是始於何時?源於何人呢?
主要就是兩撥人:滿清王朝和49年以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滿清王族因外國傳教士例如南懷仁稱伏羲氏是亞當的第十三代孫而掀“康熙曆獄”,之後就是康熙帝的“西學中源”論大行其道二百餘年,直至民國在大陸時期;彼時思想自由、開放,名家輩出,然自抗戰始一直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中國大陸研究、探討“中華文明西來之說”仍受打壓,相關研究和學者根本無緣進入“主流學術界”,更淪為歷史棄兒與“賤格民科”。
人類在幾萬年以前已經從非洲向世界各地不斷遷徙,即便是現今在中國大陸生活的每一個人,都是從非洲遷徙到亞洲、東亞古人的後代。幾萬年前可以從非洲到達東亞,為何幾千年前就不能從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再次、或者再多次進入東亞?況且,那時已經有車、馬、耕種、文字、青銅冶煉術的強力支撐。
讓我們隨便列舉幾個中華文明與其他幾個古老文明相聯繫的例子吧:
- 青銅器在殷商之前在中原大地上完全不見蹤影,殷商人走到哪兒,哪兒才有青銅冶煉與鑄造技術,並且那個技術還相當地高超;而殷商人及其文化是突然出現在中原大地的,難道他們是從石頭縫里冒出來的,並且還自帶先進文明?而青銅冶煉與鑄造術在兩河流域出現的時間是5000年前,也就是大約公元前3000年,比殷商文明出現在華夏早了一千多年;
- 三星堆文化被確定為公元前2800到公元前1100年,比殷商文化早了1000年。更重要的是,四川不在華夏中原腹地,而其出土的精美青銅器與面具等也和中原文明絕然不同,反而更和西亞文明接近;
- 石峁遺址位於陝西高家堡鎮石峁村禿尾河北側山峁,黃河西邊二十餘公里,禿尾河與銅川溝交匯處,地處陝北黃土高原北部邊緣,大約興建於公元前2300年前後,廢棄於公元前1800年前後。遺址中包含內、外城和「皇城台」,總面積為425萬平方米,為已知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面積最大的城址。夏商周斷代工程拼命在中原地區找所謂“夏”的蹤影,但分別給位於西南、西北的蠻夷之地的發達文明掌了嘴;
- 甲骨文作為一種成熟的文字系統也是隨著殷商文化突然出現的。並且,同樣意思的漢字有很多和西方的同義詞彙發音非常接近甚至相同。例如:ear-耳;eye-眼;cry-哭;smile-笑;shy-羞;temp-堂;tower-塔;berg-堡;spear-梭标、匕;crown-冠;bowl-钵;mother-母;father-父;king-君;brother-伯仲;son-子孙;sand-沙……
至於中國人其他與西亞、中東、古埃及、猶太人等在天文、曆法、風俗等方面的像似性就不在這裡一一列舉了,有興趣可以自己在網上搜索,還是有很多資料的。這裡只簡單再提一件事:我前幾天讀《創世紀》,在讀到逾越節的章節時,看到上帝吩咐以色列人在門楣和左右門框上涂血,怎麼和我們貼春暉那麼像呢?然後上網查,果然不是我一個人這麼感覺,很多人都在發表意見。
在這麼多事實面前仍然死守“中華文明單獨起源說”,拒絕承認文明之間的繼承、傳承、溝通、交流的可能性實在是非常可笑的一件事。在YouTube上有人分享如何與傻X打交道時說,別和他辯論,他說什麼你都同意就好了。好吧。
最後對“中華文明”做一點綜合各家及自己看法的猜測:
- 在殷商人到來之前,中原地區,或者更廣泛些,東亞地區生活的人類是幾萬年前經不同路徑陸續抵達東亞的各種人,彼時文明程度很低,沒有文字,更沒有青銅冶煉技術;
- 殷商人大致在公元前1900年前後,從西亞、北非,很大可能是經海路而來。他們帶來了遠比當地人發達的文化,所以雖然人少,但在競爭中取得了優勢,以少數人統治、影響了多數人;
- 周人也是自西經陸路而來,並且自帶西亞的“先進”文明,但該等文明與在華夏大地發展了近千年的殷商文明相比,到底哪個更“先進”些,說不好。有的觀點認為周滅殷,就如同滿清滅明一樣,是野蠻文明消滅了先進文明。也有人說自周后,人牲陪葬與商相比有了大面積的減少,甚至消失,從這點上看,周又比商文明些;
- 周人是經典的“農耕民族”。周滅殷后,為了維護統治,周人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封建宗法制度(一夫一妻多妾制、嫡長子繼承制、父家長制),并輔以禮樂制度,從基因上確定了“中華文明”的精神內核。至此,周禮成為中華大地的道德規範并綿延至今;
- 夏商周其實是一個“客氣”的說法,更準確地說是“虞夏商周”。只不過因為連“夏”都不能確認,“虞”也就顯得更縹緲虛幻,說不得了。其實只要把意識形態放在一邊,把偏執稍微收斂,運用適當的理性思維,把目光投向更遠處,投向人類文明的發端處,“夏”對應古埃及,“虞”對應“蘇美爾”——不是順理成章的事嗎?
小結:判斷一個文化是否已進入文明階段有三個標準,即城市、文字和複雜的禮儀建築。夏商周斷代工程已歷經幾十年,傳說中的夏朝始終不見蹤影,更遑論得到確實,根本的原因就是不能確定以上三條,甚至不能確定其中的任何一條。所以,中華文明五千年,只是號稱而已,實錘不過三千七百年。但已有七千多年歷史的蘇美爾文明和六千多年歷史的古埃及文明卻是有實實在在的文物、歷史、考古支撐,並且得到普世的認可。直面歷史、史實,請用你智慧的判斷來評判“中華文明”到底是“原發”的還是“繼發”的,也就是“西來”的吧。